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平台正式开放

2025-03-25 17:14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城乡融合乡与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并依据《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章程》以及《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经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正式设立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并同期开放平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技术交流。

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简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委会)。英文名称全称:Yunnan Provinc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Urban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Council (YPSUS-IRC),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委为云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分支机构,联合从事城市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城乡融合乡与村振兴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的有关部门及科研、教育、开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共同推动城乡融合乡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创新实践的全省性、公益性学术团体。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不仅仅关注于城乡融合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更将目光投向了城乡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等多个关键领域,旨在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宗旨:基于我国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研究,通过汇聚各方力量对城乡融合乡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拓展及实践,形成可供各地参考、借鉴、合作及推广的有益机制与经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社会机构开展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支撑。

原则:“开放包容、实践创新、产研结合、服务社会”。它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乡村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创新实践,为乡村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与服务。欢迎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本网站报名入会!

目标:城乡融合乡与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将拓展到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等关键领域展开,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相互支撑的工作体系。

1. 城乡融合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专委会将深入研究城乡关系演变规律,探索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机制。通过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

2. 产业发展升级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专委会将结合云南实际,深入挖掘乡村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实施各类资源整合和利用模式、资金导入和筹措方案,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3.服务水平提升

乡村振兴,服务先行。专委会将聚焦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涵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变化;同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服务,如: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现代化改造、仓储物流设施升级、市场贸易信息化等;以及畅通农产品流通服务,创新供给模式,如:专业技术指导、种苗培育推广、物资供应保障、标准化、订单式农产品生产交易等。全方位提升乡村服务水平,精准对接城乡居民需求,共绘乡村振兴美好生活图景。

4. 基层治理创新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专委会将积极探索符合乡村特点的基层治理模式和路径,安排实践工作下沉到基层,协助地方政府开展乡村振兴专业化教育和培训,为地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提供有效技术支撑与服务。引导外部优秀人才、业务能手积极投身乡村产业发展,激发乡村产业创新活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5、创新实践,引领未来

城乡融合乡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实践。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和组织壁垒,搭建了一个多学科、多领域共同研究和解决乡村问题的平台。这一平台将汇聚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实际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共同为城乡融合乡与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未来的工作中,专委会将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和广泛实践工作。通过梳理乡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方案,并通过不断地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构建本领域企业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同时,注重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城乡融合乡与更多地区和乡村实现全面振兴。